NBA季後賽西部首輪G7,洛杉磯快船客場挑戰丹佛掘金。這場生死戰,快船核心詹姆斯·哈登全場8投2中,僅得7分5籃板13助攻,正負值-29全隊第三低,直接導致球隊以101-120慘敗出局。
比賽進程堪稱“哈登式悲劇”的經典複刻,上半場他送出10次助攻盤活全隊,但下半場當掘金瘋狂包夾、隊友手感冰涼時,哈登徹底隱身失去存在感。
反觀掘金,針對性防守策略大獲成功——放空快船角色球員(瓊斯、鄧恩等人),死掐哈登與倫納德的持球進攻,最終用19分大勝送快船回家。這場失利,再次讓快船倒在季後賽而無緣爭冠,也讓哈登的“關鍵戰軟腳”標簽再次被釘上恥辱柱。
哈登自己,先得背最大的鍋。數據不會說謊,係列賽7場,哈登出手≤11次的比賽(G4、G5、G7),快船全輸。G6他狂砍28分帶隊續命,可一到生死戰,掘金直接上強度——隻要哈登點名打穆雷,立刻雙人包夾;隻要他持球擋拆,寧可放空博格丹也要鎖死哈登的進攻。結果呢?哈登慫了,全場隻出手8次,甚至不如祖巴茨(10次)。
說白了,他壓根沒做好“得分+組織雙驅動”的準備,總想著用傳球規避風險,可問題是:當瓊斯三分4中1、鮑威爾4中1、博格丹5中1時,你傳再多球有個啥用?
更致命的是性格缺陷,哈登打球太“乖”,生怕犯錯被罵。G7第三節,掘金把分差拉開到20分,哈登愣是連突破造殺傷的勇氣都沒有,就飄在外線傳安全球。對比倫納德被包夾後硬扛著戈登後仰跳投,哈登這股子“求穩”的勁兒,在季後賽就是原罪。你哈登可是巔峰場均36分的狠人,現在咋混成“傳球機器”了?MVP、得分王的風采哪裏去了?
當然,快船的陣容畸形,也坑慘了哈登。盧指導變陣用小瓊斯首發,看似提升了運動能力,實則自斷一臂。瓊斯、鄧恩、博格丹這些“半射手”,本質上就是一群神經刀。掘金敢放空他們,因為知道這幫人準星全看天——果不其然,瓊斯首節3中3,後直接5中0;鄧恩全場4中1,直接讓哈登的傳球變成“甩鍋”。快船的進攻空間被切割得稀碎,哈登和倫納德每拿一分都得脫層皮,球隊的進攻已然癱瘓。
掘金的防守策略更是殺人誅心,他們算準了快船的軟肋:除了雙核,其他人沒硬解能力。於是夾擊哈登、放空角色球員反複上演,甚至掘金連巴圖姆都敢放,就賭你投不進。結果呢?快船三分球27中8,直接被打回原形。
說到底,哈登的“無球病”才是快船的致命傷,再次讓他付出代價。一個昔日的MVP級別超巨,生死戰居然連持球強攻的魄力都沒有,這本身就夠離譜。更離譜的是,他壓根沒開發出靠譜的無球威脅——無球跑動等於散步,接球就投全看手感。當掘金用“包夾”逼他做選擇時,哈登的傳球沒有高效地轉化為得分,這就導致對手的包夾侵略性更強;於是,哈登的持球進攻幾乎被拿走,這就是無球能力不足的局限性。
如果角色球員們無法投進球,哈登擁有不錯的無球能力,就可以通過隊友的掩護擺脫防守,再次釋放自己的進攻能力。
可惜,職業生涯至今,哈登這項能力近乎沒有。
快船這賽季花了大把美金組“四巨頭”,結果呢?哈登的下滑、鮑威爾的神經刀、倫納德的不穩定,直接讓冠軍夢碎。而哈登,這個曾經帶領火箭抗擊宇宙勇的男人,如今在生死戰連10分都拿不了,還能怪誰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