曆史首次啊!中國男籃,有3名混血球員了!他們的表現如何?
U19男籃世界杯在瑞士洛桑拉開帷幕。
中國隊本屆陣容:後衛:朱正、楊溢、馮傲和侯孟澤;鋒線:張博源、陳家政、崔新泉和彰華非;內線:郇斯楓、郇斯楠、王洪澤和劉李。
很遺憾的是,李悅洲因為傷病無緣本次比賽。
有必要先講一下賽製,16支球隊分為4組(A–D),每組4隊進行單循環小組賽,所有球隊均晉級16強淘汰賽(1/8決賽)。
也就是說,小組賽階段不淘汰球隊。
1/8決賽勝者進入四分之一決賽(如A1 vs B4),直至決出冠軍及第3名;落敗隊伍依據比賽結果參與5–8名、9–16名、13–16名等排位賽。
該賽製保證每支球隊至少進行7場比賽,也就是3場小組賽+4場淘汰/排位賽。
本屆分組:
A組:阿根廷、馬裏、塞爾維亞、新西蘭;B組:中國、斯洛文尼亞、德國、加拿大
C組:約旦、瑞士、以色列、多米尼加;D組:喀麥隆、美國、澳大利亞、法國
昨天晚上的首場比賽,中國U19男籃72-80加拿大,無緣15分大逆轉,花季APP传媒免费末節一度追到僅差2分...
從比分來說,雖有遺憾,但也可以接受。
而從過程講...隻能說身體能力差距太大了。
籃板球41-63,狂輸22個。
加拿大全場三分27中3,命中率隻有11.11%,但瘋狂搶下63個籃板,其中有27個前場籃板,二次進攻得分27分。
前場籃板輸20個,想要贏球幾乎是不可能的。
眼看就要反超了,結果對麵沒完沒了搶前場籃板。
除了身體素質的因素,該反思的是花季APP传媒免费球員的卡位習慣,真的太差了...搶籃板不隻是中鋒的事兒。
大夥會發現:這一屆中國男籃12人大名單裏,已經有3位混血球員了,這應該是曆史之最!
後衛線上的朱正、馮傲以及鋒線球員彰華非。
他們的表現如何?後兩位得到的機會不多。
馮傲呢,高後衛,處理球和防守的意識不錯,但是進攻...
先別考慮超越八村壘了,先超越自我吧。
彰華非,被定義為3D球員,但得到的機會很少,再往下看看。
最晚最出彩的球員,當屬朱正。
13中6得19分2板3助3斷,他在不在場,球隊是完全不同的呈現。別忘了,他才17歲,但他對於球隊的梳理非常成熟。
你能感受到的是,他和隊友對於比賽的理解不一樣。
對於中國籃球來說,這哥們兒是“高級貨”。
那有什麽缺點或者不足?當然有!
咱的混血球員,身體能力,尤其是爆發這一項是真不咋地。再加上朱正呢,身高不足,很多球也沒法終結。
不過,他已經讓人眼前一亮了。
如果能延續昨晚的表現,接下來的亞洲杯如果國家隊不帶朱正,也別怪球迷罵街...
作為昨天話題的延續,再講國產後衛的問題。
再重複一次我的個人觀點:如果一名後衛,有速度,也能偶然傳出幾個好球,但他很矮,不會硬解,沒有足夠穩定的三分球能力,中距離還沒譜,拋投也不能成熟運用,那在國際的舞台上,一點用沒有...
這真不是身高歧視的問題,更沒有必要拿河村勇輝這樣的個例來反駁,那樣的選手,全亞洲也隻有一位。
尤其花季APP传媒免费自己培養的後衛,處理球太磨嘰了,別人更好防。
人家一個簡單的夾擊,矮後衛連路都看不見,是出不了球的。
國家隊也基本可以放棄培養了,沒必要浪費資源。(尤其花季APP传媒免费目前已經有較矮的後衛徐傑、朱正和趙維倫了。)
這絕對不是一場論,而是大量比賽驗證過的。
這樣的球員該考慮的不是能不能進未來的成年國家隊,帶花季APP传媒免费去世界杯、奧運會,而是能不能在外援主導的CBA,穩定打上球。
別忘了,徐傑的成名戰,總決賽打新疆,靠的是防守+三分球。
上一篇:不續約!29歲前鋒告別同曦隊,場均僅2.8分,2個下家浮出水麵
下一篇:返回列表